每年春茶季都上演:开春雨水多会导致春白茶有水味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每年春茶季都上演:开春雨水多会导致春白茶有水味

  《1》

  谣言,止于智者。

  纷扰的现代生活里,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有很多。

  然,信息有真有假,如果不加分辨,囫囵吸收。

  那么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,谣传由此兴起。

  由此可观,保持理性的思考能力,最是可贵。

图片描述  

  保持理智和清醒,才能从容的应对生活,不容易患得患失。

  既得又忧失,此心浩难收。

  譬如倦行客,中路逢清流。

  途中的行者,跋涉多日后,偶遇清流。

  能够如沐春风般,神思皆爽。

  闲来无事,喝一杯清茶,同样能够爽思宁神。

  不过,这提到了茶。

  每年春茶季将至时,总会兴起不少似曾相识的谣言,换汤不换药的谣传开来。

  本篇就来特意盘点,那些年年重演的春白茶经典四大谣传!

  《2》

  谣传一:开春雨水多,容易导致春白茶有水味

  春天的天气,照例是多雨的。

  春雨,贵如油。

  春季充足的雨水,对于万物的适时生长,大有裨益。

  不过每年到了快采摘春茶的时候,总有这样的谣言,卷土重来。

  那就是,“春天雨水多,容易导致春白茶水味偏重,茶味偏淡。”

  其实,这样的说法,完全没有科学依据。

  雨润万物生。

  春天茶树生长速度快,在发出新芽,长出新叶的过程中,少不了春雨的滋润。

  生长期当中的茶树,嫩芽的含水量是74%-80%,嫩茎的含水量高于80%,茶树内部充足的水汽运转,才能确保内质的积累。

  对于茶树的光合作用而言,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原料。

  当茶树叶片失水10%时,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,内部的茶味物质积累,明显受损。

  于是,对白茶而言,在春季茶树生长旺盛期时,遇上几场及时雨,很有必要。

  而在太姥山上,春季时往往雾天比雨天多,更有利茶树均匀吸收水分。

  纵观整个春茶季的情况,三晴两雨,是绝好的天气。

图片描述  

  而春茶开采前天气多雨,当雨量恰当的范围内,并且茶园土壤条件足够通透的情况下,不会对茶树生长带来负面影响。

  另外,春季多雨,更不会让春白茶带出明显水味。

  因为我们喝茶,喝到的是经过加工的、含水量极低的、干燥的茶叶成品。

  按照标准要求,采摘(雨天不采茶)、萎凋、干燥等加工制作出来的春白茶,干度极低。

  嗅闻茶香,能够闻到干燥、温暖的香气。

  干度合格的白茶成品,喝起来不可能带出水味。

  除非是没烘干的,受潮的白茶,才会喝起来茶味薄,水味明显。

  一句话说白了,喝起来水味明显的白茶和品质缺陷有关,和茶树生长期的天气情况,没有绝对关联!

  《3》

  谣传二:春白茶采摘越早越好

  赶早不赶晚,对于春白茶的采摘而言,并不合理。

  春白茶的开采不能一味的求早,而是需要等到适合的时机。

  要不然,采摘期过早,或者过晚,都不是好事。

  春白茶采摘过早,茶树新梢上的新芽新叶还没发育完全,内在物质没有积累充足。

  这时将其采下,最终制出来的白茶成品也只能是“早产儿”,品质并不高。

  又或者,将茶树上还未足够粗壮的芽头下来,加工制成白毫银针。

  由于采茶时间早了,这部分早产的银针,经过萎凋干燥后,芽头缩了水,成了一根根瘦竹竿的状态,养分物质积累有限。

  达不到白毫银针毫香馥郁、花香雅正,汤水淳滑的品质要求,只能是劣质品。

  而原料采摘太迟、太晚,同样不是好事。

  春天是茶树的生长关键期,特别是春茶季开始时,茶树的新梢更是一天一个样,不断的发出新芽,长成新叶。

  如果采摘速度没有跟上,大片的茶园里,无数颗粗壮的芽头,纷纷的长成了叶,变瘦了好几分。

  那么这时再去采茶,就采不到白毫银针这一级别了。

图片描述  


  这一点,光是从茶青价格上,身价就降了不少。

  由此可见,唯有恰到好处,才能采摘到高质量的、符合要求的白茶茶青。

  从往年的经验看,每一年春白茶开始采摘的日期,都是不固定的。需要看当年的天气和茶树生长情况。

  2017年太姥山上大规模采摘春茶,时间在3月24号左右。

  2018年,太姥山的白毫银针,在3月10号大范围采了。

  2019年,在3月15-16号左右,山上的头采米针才开始采摘。

  春白茶的开采时间,并非人力能够决定。最最关键的是要天时与地利!

  《4》

  谣传三:随便什么茶树都能当春白茶的原料

  这同样是一条在春茶季时,需要警惕的谣言。

  到了现在,仍会有不少刚入门的新手,或者是之前压根不懂白茶的人,对白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。

  譬如,白茶的工艺很简单,随便晒一晒就能喝。

  又譬如,认为凡是按萎凋+烘干工艺做出来的茶,就一定是白茶。

  其实不是。

  按白茶的最新国家标准规定,能够制作白毫银针、白牡丹的茶树品种,只限于大白茶、水仙茶。

  而制作寿眉的树种,条件限制稍微放宽了一些,加了一个群体种茶树,即是当地茶农口中指的“菜茶”。

  除此外,从其它树种采下来的茶青原料,哪怕是按照白茶的工艺加工,也不属于真正的白茶。

  每一年,远在福鼎白茶开始采摘前,就已经有不少外地的茶青,冒充白茶原料。

  这一部分的外地茶青,和福鼎,甚至是福建范围内的茶树原料相比。

  由于是产区环境大不相同,所以品质差距很远。

  橘生淮南则为橘,枳生淮北则为枳。

  产区环境的改变,对于作物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。

  另外,和正宗的福鼎白茶相比,部分外地产出来的“白茶”,制茶标准并不严明。

  或是当地水土环境不适合茶树生长;

  或是当地的茶树品种,不适制白茶;

  或是当地的制茶加工不规范,茶青采摘标准不严格。

图片描述  

  ……

  于是,这就导致了,部分外地产出来的,价格便宜的茶青冒充白茶的情况。

  而真正的福鼎白茶,作为地理保护产品,前提要求明确。

  即,原产地、原材料、原地加工。

  唯有生长在福鼎当地的,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树种,才能达到合格的福鼎白茶茶青!

  一款优质白茶的诞生,从原料伊始,要求就十分严格。

  并不是随便的茶树上的芽与叶,就能达到白茶制作的要求!

  《5》

  谣传四:春白茶只有明前茶好?

  明前茶,顾名思义,指的是清明节前采摘的白茶。

  按照春白茶的正常采摘规律,清明节前采摘的主要是白毫银针、等级比较高的白牡丹。

  而等到清明节后,则主要是产部分的白牡丹,以及绝大部分的春寿眉。

  如果按照春白茶里,只有明前茶才是好茶的说法,那么春寿眉就不能被列入为好茶的范围了。

  这样的说法,很不科学。

  并且,这对于春寿眉而言,很冤!

  客观的来看,不同时期出产的白茶,拥有不同的风味特色。

  白毫银针,芽头粗壮,白毫丰富,茶氨酸含量高。

  茶香上以毫香为主,茶味上重鲜爽。

  白牡丹,芽头饱满,叶片细窄,花香特征明显。

  茶香上花香馥郁,层次多变。

  汤水滋味上,茶汤清润,花香落水明显。

  春寿眉,出产在春深似海的时节。

  总体而言,春寿眉延续了春白茶的两大风味特色——鲜,清甜。

  比起其它春茶,春寿眉的茶香风味要更成熟,拥有不一样的韵致。

  另外,由于生长期相对更充裕,春寿眉的梗叶内部积累了更充足的胶质物,汤感更丰沛。

  茶香清越,汤水饱满的高山春寿眉,同样拥有难能可贵的独特滋味!

图片描述  

  单独以出生日期,判定一款茶的好与坏,太过片面。

  《6》

  季节走到春天,一日一景。

  空气里浮动的花香,越来越浓。

  草长莺飞的季节里,处处都是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致。

  树木们发出新绿,带着一股清新之气。

  翻一卷唐诗,张九龄写:

  “草木有本心,何须美人折。”

  大抵上,花草树木们的生长,遵守着自然界既定的规律。

  对于春天的茶树而言,生长有时,勃发有时,采摘有时。

  适合的时机,做适合的事。是植物们的生存智慧。

  这一点,对我们的生活而言,同样有参考价值。

  关于春白茶的采摘,不信谣,不传谣。

  安心的喝一喝好茶,完全足矣!


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  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  丨作者:村姑陈

Baidu
map